您的位置 首页 民生

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新品种评选暨边际土地复耕应用现场观摩会在肇庆举行

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新品种评选暨边际土地复耕应用现场观摩会在肇庆举行

  (中国国际新闻杂志副社长司马石飞推荐,本刊特约记者李俊波、焦永彬、郑金水供稿)8月8日,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新品种评选暨边际土地复耕应用现场观摩会在广东肇庆举行,共话品种创新,共谋资源利用,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薛红卫,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陆峥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爱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曾思坚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肇庆市政府副市长谢桂坤代表肇庆市委、市政府作致辞,对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表示欢迎,对关心支持肇庆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谢。

  谢桂坤说:肇庆作为农业大市,积极抢抓节水抗旱稻发展机遇,与各大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聚力推进节水抗旱稻品种引种、选育、制种及种植技术等科研创新,着力打造华南地区节水抗旱稻核心技术高地。诚邀广大院校、科研机构、种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度参与肇庆农业产业发展,肇庆将加强与各方合作交流,促进更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携手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薛红卫就节水抗旱稻在广东的应用与发展分享了意见建议。薛红卫表示:要加强基地建设,建好节水抗旱稻肇庆沙浦基地,打造成华南地区水稻生产模式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转型的重要阵地和国际绿色种源创新中心;要推动技术创新,促进节水抗旱稻绿色轻简栽培模式与智慧农机技术相结合,提高种植效益;要深化交流合作,携手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陆峥嵘表示:上海将全面深化与广东及全国各兄弟省份在节水抗旱稻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享种质资源、共克技术难题、共建推广网络。希望各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继续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产业前沿,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突破性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拓展应用场景,助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生态改善。

  蔡友铭表示:节水抗旱稻的培育,是沪粤科研力量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果,为破解广东耕地资源瓶颈提供了有益经验。希望以节水抗旱稻为牵引,加强与华南农业大学、肇庆市等合作交流,加快育种理论创新、新品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同时依托上海和广东两个国际合作高地,加快推动节水抗旱稻技术走向国际,培育壮大农业新质生产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区试处处长曾波表示:全国农技中心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节水抗旱稻的创新发展,并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同与会的农业领域各位专家学者、企业机构一道,在强化科技支撑、政策机制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将节水抗旱稻打造成为中国水稻产业的一张亮丽“绿色名片”,为夯实大国粮仓根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活动中,华南农业大学节水抗旱稻绿色产业研究院院长,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作了节水抗旱稻理论与实践报告,来自业内的权威专家围绕水稻绿色低碳生产技术等内容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活动还发布了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评选结果以及再生稻头季测产结果。肇庆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同志就肇庆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情况作了推介发言。

  肇庆市领导谢俊平,华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国节水抗旱稻全产业链创新联盟单位、华南早籼区试组各试验点、全省各地市农业农村部门有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来 源:西江日报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国际新闻杂志社)”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